核心提示:考场上的考试虽然结束了,可是真正的高考并还没结束,完成考试才只是走完高考的第一步,怎样平安撤下来山顶,开始新的征程,同学们,你们准备好了吗?家长、学校和社会,又有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拐杖?
紧张的高考随着最后一场铃声响起,暂告一个段落。对于紧张一年乃至三年的900多万考生而言,至少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。撕书、聚餐、醉酒、卡拉OK,甚至外出旅游……有什么理由阻止年轻的心撒欢、纵情呢?这是属于他们的时刻,属于他们的青春!只要不是太过分,只要不影响别人不伤害自己,尽情宣泄一下倒也无伤大雅。不过,理智告诉我们,考场上的考试虽然结束了,可是真正的高考并还没结束,完成考试才只是走完高考的第一步,接下来还要面临估分、填报志愿等准备。正如登山,只是登上山顶还没有完成,直到毫发无损地撤下山,才算圆满。不过,登上去不容易,撤下来也并非易事,有时或许更容易出问题。怎样平安撤下来山顶,开始新的征程,同学们,你们准备好了吗?家长、学校和社会,又有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拐杖?一项高考后的相关调查显示,考后直到9月初入学的3个多月时间里,部分学生处于晨昏颠倒的状态,多数学生因而变得更加疲惫,个别学生甚至不得不做人流手术……这还只是身体上的表现,在心理方面,随着短暂的狂欢、发泄之后,他们又不得不面临新一轮焦虑、紧张:考得好的担心能否被如意的学校或专业录取;考得不好的又焦虑日后的出路。也正是在这种新一轮紧张和焦虑中,有学生甚至采取了极端方式……高考素来被称为“人生的转折点”,正因如此,家长才对高考格外重视,学校出于各种目的有时更是变本加厉,这些都在考前给学生造成了超强的精神压力。为了让学生顺利应考,家长和学校也大都重视学生考前的心理辅导,不少学校还聘请专门心理老师进行疏导。可是考后呢? 面对“后高考”可能引发的诸多问题,谁来帮助他们填补学业的空白,给予他们内心足够的支撑?其实,大凡走过高考的人都知道,相对于大学、考研、工作、晋升、结婚……如果这些也能称为人生重要节点的话,哪一个并不比高考弱。高考很重要,但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全部,一个人能否成功主要在于其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,高考只不过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淬炼而已,从今后将要面对那些大大小小、有卷子没卷子的“考试”还有很多。这个过来人大多明晓的道理,由谁来告知学生?据往年调查显示,“后高考”3个月时间里,很多学生选择了“宅家”、“旅游”甚至“无所事事”,而初上大学后的一段时间,又有很多学生表示“无所适从”。幼升小有衔接,小升初、初升高都有衔接,而高中升入大学却没有衔接。学生一旦从学校毕业,理论上学校就不承担教育责任,而大学又要在9月初报名开学,自然也没有教育的义务。于是,这段空白断开了学生们的成长链条,又该由谁来担负衔接教育的责任?有专家指出,长达3个月的时间,恰恰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阶段,是家长们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最佳时光。此时的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些义务性工作,让孩子承担起责任来,而不是一味放任自流。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说到底,“后高考”时期能否充实地过好,关键还是在学生自己。无论高考带来的是喜是忧,都是一段不可或缺的历程,而最终还要走向社会,练就一番在社会中打拼的技能才是关键,为未来学业做一番精心思考和规划最要紧。
高不成低不就 如何填报高考志
独家专访北京理科状元朱宸卓
志愿填报不难
全国各地高考状元
"见义勇为"优先录取 三个高考生反扑空
“夺刀少年”高考事件记录 已收到录取通知书
教育部清理高考加分政策 特长生入学须复核
高考改革:民间机构建议恢复全国统一命题
清华大三学子复读高考:我为何会如此选择
真题
答案
作文
点评
查分
录取
报志愿
微博
招生访谈
中国海洋大学: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及特长发挥
香港大学:毕业生就业率99.7% 月薪超15000
北师大:莫言母校 转专业可跨文理
港科大:不会特别关注状元 学生皆平等对待
热点话题
598分悲剧:“爹的社保”坑了“娃的高考”
媒体称体优生加分难以透明公正 不如全面取
河南替考事件半公开招聘枪手 警方装聋作哑
为什么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
影像高考
希望天堂里没有高考
女生高考后方知父病故
高考落幕 全体撤退!
考生高考后捡垃圾
85岁老人完成高考
图片故事:他们不高考
各地高考防作弊高科技
高考生家长群像
让小编落泪的陪考爸妈
男生抱起痛经女生送医
独家策划
高考七日谈
163字微祝福 送给今年高考的
高三好家长的16堂必修课
本文来源:教育频道专稿
作者:线教平
责任编辑: